首页>篇章详情

政党协商

作者:
陈家刚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大小:
994.05 KB
报告字数:
22354字
所属图书: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政党政治,具有不同政治理念、价值追求、政治属性的各政党,总是要在既定的政治制度架构中,基于民主和法治的原则,通过一定的体制机制与程序规范,实现权力配置、政治决策、赢得认同和影响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党制度的规范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种政党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发挥着关键的作用。2015年《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提出“政党协商”等制度性安排,更加突出地强调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科学界定政党协商的内涵与特征,深入探讨政党协商的定位与边界,准确理解政党协商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既有利于推进政党协商本身的发展和完善,也有利于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过程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政党协商

作者简介:

陈家刚:河南省固始县人。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陈独秀研究。现为中央编译局办公厅科研处处长,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政治学博士。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协商民主、政党政治、全球治理研究。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专著)、《协商民主译丛》(执行主编)、《政治的终结》(译著)、《全球大变革》(译著)、《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译著)等多部作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报纸发表各类文章90多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政党协商的发展及其内涵
  • 我国政党协商的基本脉络
  • 何谓政党协商?
  • 政党协商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政党协商的性质与边界
  • 1.政党协商的性质
  • 2.政党协商的主体
  • 3.政党协商与政治协商、政协协商的关系
第三节 政党协商的价值
  • 1.有利于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推动政治吸纳
  • 2.有利于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实现政治沟通
  • 3.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促进政治支持
  • 4.有利于凝聚共识,实现政治整合
  • 5.有利于加强监督,实现政治平衡
第四节 政党协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探索
  • 政党协商的主题与基本原则
  • 新时期我国政党协商的实践探索
·第五节 我国政党协商面临的挑战
·第六节 走向民主与法治的政党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