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村民理事会,推动村民自治落地

作者:
邓宏壮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大小:
1.22 MB
报告字数:
18250字
所属图书:
清远改革:以治理有效引领乡村振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以叶屋村为例,讲述了村民理事会在村民自治中的建立和成效。首先,本文认为理事会成立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缓解了行政村管理范围过大的问题,但叶屋村村民理事会产生的动力主要是自身需求,其恶劣的环境、无法出入的村庄道路、落后的农田设施潜伏在村庄里的矛盾、严重分散的土地和落后的村庄经济,都在刺激着叶屋村必须进行自我治理。其次,本文指出,理事会的前身村民小组在二十多年里为村庄贡献了力量,树立的威信,这为后续理事会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次,本文简要讲述了理事会的成立与发展过程。最后,本文阐述了理事会成立以后面临的困难以及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村民自治农村社区村民理事会

作者简介:

邓宏壮:

文章目录
叶屋村理事会产生的背景
  • (一)村民自治发展的历史必然
  • (二)行政村管理幅度过大的困境
  • (三)村庄发展的动力需求
理事会前身:威信树立二十年
  • (一)修道路,避矛盾
  • (二)整祠堂,凝人心
  • (三)出租地,集资金
村组转型:理事会的成立
  • (一)理事会的雏形
  • (二)理事会的成长
  • (三)理事会的突破
理事会现状:村民自治落地的组织载体
  • (一)不得不流转的村庄土地
  • (二)土地流转在困境中的坚持
  • (三)落实土地分配工作
村民自治落地的成效
  • 1.农业呈现集约化发展态势
  • 2.村庄经济明显增长
  • 3.村庄认同感不断增强
  • 4.村庄公共精神得到提升
  • 5.村庄环境大改善
总结与思考
  • (一)村民自治落地的基础
  • (二)理事会功能的分析
  • (三)叶屋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