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世纪70年代美国滞胀的成因与机理

作者:
杜飞轮 金瑞庭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1.4 MB
报告字数:
9365字
所属图书:
美国滞胀:历史殷鉴、经济逻辑与政策启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美国滞胀产生根源看,“滞”与“胀”并非同根生,二者的产生及演化过程既对立又统一。本文将建立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深入探讨20世纪70年代美国滞胀的产生根源与历史逻辑。
关键词:

宏观调控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技术进步增长停滞

作者简介:

杜飞轮:经济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发展战略。主持和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宏观经济研究院多项课题研究,在《人民日报》《宏观经济研究》等重要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代表著作有《经济形势分析的方法与实务》等。

金瑞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英才”支持培养计划(第一期),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中美关系相关领域的政策研究,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课题多项,获得省部级奖励多项,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多项,多次被授予国家发展改革委“先进政务信息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产生根源与历史逻辑
第二节 经济机理
  • 深层次因素
  • 直接影响因素
  • 政策变量
第三节 走出滞胀
  • “沃尔克冲击”推动过剩产能出清为平均利润率恢复开辟道路
  • 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增速开始回升并追平工资增速
  • 宏观调控思路发生重要调整
  • 美元阶段性走强为切断输入性通胀筑起防火墙
  • 石油等价格下降为企业利润增长创造了空间
  • 金融化提速导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异化,为走出滞胀创造了条件,但也为美国经济埋下了隐患
  • 经济全球化扩围提速的外部条件为滞胀退出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