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美国滞胀治理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作者:
杜飞轮 金瑞庭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大小:
1020.01 KB
报告字数:
15736字
所属图书:
美国滞胀:历史殷鉴、经济逻辑与政策启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滞胀风险的判断指标,然后介绍了引发经济滞胀的可能因素,接着介绍了滞胀治理的最优政策思路,最后介绍了滞胀治理的具体政策工具。
关键词: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经济滞胀风险

作者简介:

杜飞轮:经济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发展战略。主持和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宏观经济研究院多项课题研究,在《人民日报》《宏观经济研究》等重要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代表著作有《经济形势分析的方法与实务》等。

金瑞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英才”支持培养计划(第一期),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中美关系相关领域的政策研究,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课题多项,获得省部级奖励多项,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多项,多次被授予国家发展改革委“先进政务信息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经济滞胀风险的判断指标
第二节 引发经济滞胀的可能因素
  • 从国际环境看,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分化,通胀压力短期难去,仍需警惕输入型“滞”和“胀”的风险
  • 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复苏基础依然稳固,不存在“滞”的趋势
  • 从动能看,供应链更加顺畅,不至于达到“滞”的程度
  • 从就业变量看,就业形势整体平稳,失业率回落至疫情前水平,且居民工资提升速度处于合理区间
  • 从价格变量看,我国稳物价成效全球瞩目,通胀压力相对较小
  • 从货币变量看,货币政策稳健偏松,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仍需把好货币供应的“总闸门”
  • 从增长前景看,短期内将保持较高速增长,中长期或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经济增长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第三节 滞胀治理的最优政策思路
  • 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 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第四节 滞胀治理的具体政策工具
  •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 产业政策
  • 收入分配政策
  • 对外开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