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15年我国领导干部协商式决策观:差异与塑造——基于12个省份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

作者:
李强彬 李佳桧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932.38 KB
报告字数:
15444字
所属图书:
协商民主:观念与认知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协商民主导向的决策建立在论辩、诉理、说服、理由更佳和偏好转换的基础之上,是推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重要路径。中国语境下,决策取向的协商民主的实施深受领导干部观念、态度和倾向的影响。为此,为推动协商式决策在我国得到深入、持续和良性的发展,本文基于对12个省份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法,考察协商式决策观在我国领导干部中呈现出哪些特点以及不同性别、年龄、职务级别、单位类型、政治身份(党团身份)、地区、学历的领导干部的协商式决策观有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干部、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民主党派身份的干部、政府系统的干部、科级干部、西部地区的干部和低学历干部的协商式决策观分别与其他组的领导干部的协商式决策观有显著差异,需要创造相应的条件以有效推进我国协商民主的实施。

关键词:

协商民主领导干部协商式决策观

作者简介:

李强彬: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

李佳桧: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

文章目录
·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变量、数据与方法
  • (一)变量选取
  • (二)数据来源
  • (三)研究方法
数据分析与结果
  • 1.领导干部决策取向的协商民主认知
  • 2.领导干部协商式决策观中意见包容的认知
  • 3.领导干部协商式决策观中真诚理性的认知
  • 4.领导干部协商式决策观中自由平等的认知
  • 5.领导干部协商式决策观中尊重认同的认知
·结论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