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15年中国特色公众协商途径与协商民主实施满意度——基于12个省份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

作者:
李强彬 谢星全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892.43 KB
报告字数:
8219字
所属图书:
协商民主:观念与认知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作为公众参与的协商民主出发,本文考察中国语境下领导干部的协商民主实施满意度在公众协商途径及其实施周期,以及不同职务级别、单位类型和地区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厅局级干部的协商民主实施满意度比科级和县处级干部高;党政部门实施决策听证会、党务会议、收集民意的周期越短,领导干部对协商民主实施越满意,但接待信访群众越频繁则满意度越低;人大、政协、法检及群团组织实施决策听证会、接待信访、热线电话、网络问政和群众评议获得的满意度在不同实施周期之间无显著差别;政协领导干部经常收集民意比偶尔收集民意所获得的协商满意度要高;东部地区领导干部的协商民主实施满意度比西部地区高。面向协商民主的可持续发展,特别需要调动基层领导干部运用协商民主的积极性,强化党政机构实施协商民主的主动性,重视公众主动发起而党政机构和领导干部被动卷入的公众协商途径。

关键词:

协商民主领导干部公众协商途径实施满意度方差分析

作者简介:

李强彬: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

谢星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公共治理与公共服务评价、地方政府治理研究。

文章目录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数据、模型与统计
  • (一)调查方式与数据来源
  • (二)统计与分析
·结论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