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我国坚持理性文化自信,摒弃虚幻文化自信

作者:
祁述裕
出版日期:
2020年8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大小:
785.77 KB
报告字数:
4011字
所属图书:
文化建设前沿问题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习近平同志曾多次谈自信问题,特别谈到了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说:“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又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71349548一时间,文化自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自信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托。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其侵略野心日益暴露。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当时中国社会弥漫着一种对未来悲观失望的情绪,认为中国必败。对此,1934年,鲁迅写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他在文章中说,“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了鲁迅的判断。

文化自信是最基础的自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判断,是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确认,是对本民族形成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的认同。文化自信源于内心深处的自豪感,是民族和个人行为处事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有了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有深厚的根基。

关键词:

文化对外开放理性文化自信虚幻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

祁述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文化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聘为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服务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等领域研究,重点研究文化政策与文化管理。参与多项国家文化政策法律法规文件研究和起草。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承担中央和国家部委、国家高端智库等委托课题60余项,独著、主编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先后获得中国文化产业20年学术贡献奖等各种学术荣誉20多项。

文章目录
·坚持理性的文化自信,摒弃虚幻的文化自信
·文化对外开放是检验文化自信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