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消极影响的反思性批判

作者:
朱立元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7055字
所属图书:
中国学术与话语体系建构(总论·人文科学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80年代前期,后现代主义文论开始进入中国,先后经历了初步译介期和发展期、90年代的推进期和高潮期以及21世纪以来的新变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出版了以此为主题的著译作品上百部,发表相关论文数以千计,产生了实实在在的、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重的、错综复杂的,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积极、正面的和消极、负面的两个方面。在笔者看来,其积极影响集中体现为它在被有批判地接受的各个阶段都实际上参与了当代中国文论(主要是文学基础理论,当然也包括批评理论)的创新建构,并取得了若干重要的实绩,特别在思维方式方面的启示是影响深远的;应当肯定,这种积极影响总体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后现代主义文论涌入中国之后,不可避免也带来许多负面的东西,产生若干消极的影响。关于积极影响方面,笔者将另文探讨。本文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消极影响加以反思和批判。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朱立元:朱立元,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文章目录
·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彻底否定将导致消解文艺学、美学的唯物史观根基
·后现代反本质主义思想被过度解读和利用,容易走入彻底消解本质的陷阱
·西方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强化,诱发了国内文艺与文论的感官主义消极倾向
·后现代主义文论具有反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倾向,不利于文艺创作和理论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文论“反对阐释”,意味着从价值中立走向价值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