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当代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的特点及变动
作者:
田丰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31 MB
报告字数:
11948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变动(1978~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9.38-56
谢寿光
蔡昉
李培林
摘要: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强调,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这一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工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阐明了产业工人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事实上,近现代以来,产业工人自身发展一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社会群体。
关键词:
工人阶级
产业工人
阶层变化
作者简介:
田丰:
相关报告
当代中国商业服务业人员的特点及发展
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历史轨迹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原因探析
和谐社会视阈下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探析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研究轨迹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研究中的核心议题
共产党的最大优点是什么——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与共产党的 精神动力问题研究
和平变革的可能性及历史前提——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和平变革的论述
文章目录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工人的变动特点
(一)产业工人规模变化的三个阶段
(二)产业工人的结构性变化
(三)产业工人的社会性变化
近十来年产业工人的主要变化
(一)产业工人的基本构成特征
(二)产业工人的收入和消费
(三)产业工人的教育、技能、劳动合同
(四)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和主观社会阶层认同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