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无法拒绝的继承:民国司法现代化及其留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遗产

作者:
谭安(GlennTiffert) 胡永恒
出版日期:
2016年10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大小:
1.52 MB
报告字数:
23269字
所属图书:
中华民国史研究 第2辑 民国时期的法律、社会与军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长期以来,评论者将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司法体系视作相互隔绝、互不渗透的两个体系。这样就无法完全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司法与其继承的民国遗产之间的历史关联,将二者脱钩也就阻止了理解的关键途径。作为修复这种割裂的一步,本文详述民国法院的构造与分布,并阐释在共和国建立之初所面临的民国时期对司法痼疾的讨论及其改革。本文将建立一种必要的实证基础,以此领会中共司法设计者在1949年所面临的制度性缺陷与失衡、发展困境以及规范性话语;同时,它也使读者理解司法设计者的因应,那些因应绝非只有意识形态的考虑,也是出于对具体实际问题的理性应对。本文还指出,对民国司法制度的记忆能提供丰富的洞见,由此可型塑、评估并理解法律在新中国的命运。

关键词:

河北省民国时期地方法院司法系统

作者简介:

谭安(GlennTiffert):谭安,美国密歇根大学,李佩如-罗睿驰中国研究中心博士后

胡永恒:

文章目录
·民国法院系统 一个统计性的概况
·在数字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