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打造基地:锤炼红色基因的时代熔炉

作者:
闫德亮 李娟 李孟舜
出版日期:
2021年6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大小:
1.01 MB
报告字数:
24423字
所属图书:
传承红色基因的河南探索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政党、一个组织,在发展进程中若想开创一番伟大的事业,既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又要有使这些精神得以延续的方法与手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河南非常注重红色基因的传播方法与手段,打造了一大批传播红色基因的基地与熔炉,除了五个批次17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外71703591,还建有省、市、县各级各类党校与一些主题鲜明的干部培训基地等。在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的统筹谋划和各级党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创建于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期间的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党性教育培训体系,在全省乃至全国各种不同类型的党性教育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统称为“三学院三基地”。2020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又下发了《关于命名第一批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的通知》,将郑州二七纪念馆等20家单位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其中党的创立时期2个、土地革命时期2个、抗日战争时期7个、解放战争时期7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个。71703592这些基地或学校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等方面,起到了“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作用。

关键词:

焦裕禄干部学院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

作者简介:

闫德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文学与文化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项;出版《古代神话与早期民族》《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等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5项。

李娟:

李孟舜: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焦裕禄干部学院强化公仆意识
  • 确立“三个品牌学院”目标,深挖焦裕禄精神的红色内涵
  • 聚焦党性教育主责主业,传承焦裕禄精神的红色基因
  • 凸显焦裕禄精神独特优势,增强红色培训的教育实效
第二节 红旗渠干部学院发扬创业精神
  • “把红旗渠干部学院打造成为党性教育的一面旗帜”
  • “以红旗渠精神引领红旗渠干部学院二次创业”
  • 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炫目的光芒
第三节 大别山干部学院弘扬革命传统
  •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让709处革命旧址“活”起来
  • 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让“红色课堂”无处不在
  •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感悟红色精神中“强筋壮骨”
第四节 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锻造不屈品格
  • 重视传承弘扬,丰富愚公移山精神内涵
  • 创新培训模式,打造独特的红色文化教育阵地
  • 体验教学场景,锤炼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不屈品格
  • 注重教材开发,坚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思想引领
第五节 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坚定为民情怀
  • “帮助群众挖掉穷根”,锤炼共同富裕新典型
  • “为群众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培育扎根基层实干家
  • “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探寻农村党建新路子
第六节 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培育大局观念
  • 紧扣党性教育主题,展示“大国统筹”的制度优势
  • 秉持鲜明办学宗旨,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 整合现有课程资源,讲述南水北调移民的家国情怀
  • 突出红色精神资源优势,推动学院培训工作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