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背景下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总体战略

作者:
范树成
出版日期:
2017年1月
报告页数:
63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58976字
所属图书:
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代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全面而多样,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采取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战略,包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建设,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建设,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认同,对西方错误意识形态消极影响的应对,对西方错误意识形态的批判,意识形态主体的建构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外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功能中国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

范树成:范树成 法学博士,现任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河北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教育研究》、《教学与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20余篇论文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新华文摘》、《红旗文稿》、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教育学》,及中国社会科学网、求是理论网、中共中央编译局网、中国政治学网、中国干部学习网、人民论坛网等全文收录、转载、转摘40余次。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河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

文章目录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设
  • (一)从社会存在(生活)出发认识意识形态问题
  • (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式的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
  • (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自觉性
  • (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 (三)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 (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与说服力
  • (五)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亲和力、吸引力与凝聚力
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与认同的途径与方法
  •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性化
  •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
  •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化
  •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心理化
  • (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隐性化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 (一)既要在数量建设上下功夫,更要在质量建设上花力气
  • (二)堵疏结合,加强引导
  • (三)有立有破,立破结合
坚持科学发展观,克服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弊端
  • (一)辩证地认识科学主义意识形态
  • (二)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
  • (三)将科学发展观、科技兴国作为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
  • (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对科学技术应用的引导
  • (五)走科学主义的超越之路
扩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
  •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领域拓展
  •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类型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