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中国“孝”的起源、演变及其当代转化

作者:
杨建海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35 MB
报告字数:
11137字
所属图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民生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孝”是中国文化的最显著特征。本文以“孝”的历史变迁为纵轴,以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为横轴,全面分析了“孝”的起源、演变及其当代转化。自殷商的祖宗崇拜产生“孝”为始,经周代为利于宗法统治而将祖先崇拜转化为人伦秩序,到孔子把“孝”与“敬”“养”“礼”结合起来,完成孝道的伦理转向。后经汉代“移孝作忠”的发展,“孝”的含义不断得到扩展,由调整自然亲情的伦理秩序转变为具有政治教化和宗教信仰等多种功能的普遍道德。此后一直到清末民初其皆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和民间所认同。历史上发挥巨大作用的“孝”,在面对现代社会变迁的冲击之时,也不得不顺应时代变化而发生转化。本文认为孝道伦理应顺应时代变迁的要求,由原来适应家族主义的传统孝道转变为适应个人主义社会的现代孝道。

关键词:

中国孝文化当代转化

作者简介:

杨建海:男所属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合作导师: 景天魁在站时间: 2013.12 ~现工作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联系方式: 13811416017@139.com

文章目录
·“孝”的起源与形成
·“孝”的含义与演化
·中外“孝”文化比较下的本土特征
·孝道伦理的当代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