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反贫困实践与反思
作者:
侯远高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报告页数:
2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759字
所属图书:
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6.130-131
张学立
黄承伟
叶韬
吴大华
摘要:
本篇演讲首先指出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精准扶贫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因为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所以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让专业人士参与扶贫;精准扶贫针对个体和家庭是有效的,但它忽略了社区,即贫困人口成长的社会背景,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创造新的乡村治理模式。继而提出了三个目标:(1)普遍推广乡村治理模式,培养乡村社工,建立和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体系 (2)大力发展各种农村新型合作组织 (3)发展农业产业 以此打造“少数民族乡村治理与综合扶贫创新示范区”。
关键词:
政府购买服务
专业人才
民族乡村
精准扶贫
艾滋病高发区
作者简介:
侯远高:
中央民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关报告
高小贤(陕西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创始人)
人才扶贫
陕西精准扶贫脱贫的成效、挑战与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精准扶贫新探索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8)》研究概述
广安贫困概况、扶贫战略及脱贫成效
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与风险防治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报告
泾阳县:资源整合 企农联合 产业融合——产业精准扶贫脱贫的实践与探索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