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在全球化背景下认识中国制度优势

作者:
杨雪冬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813.34 KB
报告字数:
14243字
所属图书:
国家治理的逻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的主题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认识中国制度优势,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制度作为调节和规范社会关系的规则,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国家都有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即便同属于同一类制度模式,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差异。随着全球化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制度之间的交往活动也在增加、深化,并且面对的变化、问题也越来越具有共同性。必须承认,诸多的变化都是全新的,各类新问题也没有现成的答案,不同的制度都要根据自身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定位,来有效调动自己的判断力、适应力和应对力。在应对这些变化和问题的过程中,制度之间的差异性也由于制度绩效的分化得到了更全面的体现。中国的快速发展被公认为全球化时代的成功案例之一,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尽管有不同的解释,但都承认这样的事实:通过有效发挥制度优势,中国把握住全球化带来的机会,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本国发展问题,而且为解决各国面对的共同问题提供了选择和参考。中国的发展充分显示了全球化时代坚持制度多样性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制度优势全球化 

作者简介:

杨雪冬:河北省涞源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一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全球化、中国地方政治、政治学理论。现为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出版有《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专著)、《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专著)、《全球化》(专著)、《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专著)、《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想象力》(主编)、《地方的复兴:中国地方治理改革30年》(主编)等多部著作。

文章目录
·制度自觉与制度多样性的凸显
·治理危机与制度绩效
·从制度绩效上认识中国当代制度
·进一步讨论:中国制度绩效实现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