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整体视阈下马克思货币学说研究》研究综述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802.75 KB
报告字数:
21007字
所属图书:
整体视阈下马克思货币学说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50多年前马克思出版了《资本论》,提出了它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问题(阿尔都塞语),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成为对资本主义进行科学研究的绝对开端,作为所研究的对象,资本主义本身在不断地演化着,并在如影随形的周期性危机的阵痛以及工人运动的斗争和外部社会主义国家的压力中不断变化形态。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资本主义开启了新一轮的危机进程。1971年,作为主要世界货币的美元宣布脱离金本位制,不再与黄金挂钩,而与此同时黄金和石油面临失控,世界经济在滞胀局面中又陷入了一次急剧的经济萧条,紧接着20世纪80年代高风险的垃圾债券吸引了蜂拥而至的投资银行,至90年代末,互联网行业泡沫经各大证券交易所在虚幻乐观主义的追捧下冲到顶峰,而后其于2000年崩盘。进入21世纪,新的理财项目层出不穷,高风险抵押担保债券和金融衍生品被追逐,金融投机筑起巨大泡沫,到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始料未及”的世界金融危机,这成为继大萧条以来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坏力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深刻地影响了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立即组织将数万亿美元投入货币体系中,同时将其用于购买濒临破产却“太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而另一边面对政府债务危机的压力,“经济紧缩政策”的解决方案被强行推行,其本质是削减社会服务和工作机会,上调对除富人之外的所有人的税率。聚焦今天的资本主义,一方面是经济萧条紧随的严峻的失业问题、环境问题等,另一方面是金融投机的力量并未减弱甚至得到加强,钱的功能似乎越来越少地行使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资本功能。一如法国学者皮凯蒂在他的经济学著作《21世纪资本论》中所道出的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为重要的经济机制:“一旦财富形成,那么资本就会按自身规律增长,而且只要规模足够大,那么财富可能会连续高速增长数十年。请特别注意,一旦财富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门槛,资产组合管理和风险调整机制就可形成规模效应优势,同时资本所产生的全部回报几乎都能用于再投资。拥有这样数量财富的个人每年只要拿出总财富中几乎可忽略不计的部分,也足以过上极为奢华的生活,因此他的全部收入几乎都可用来再投资。这是最为基本但至关重要的经济机制,对财富的长期积累和分布有着重大的影响。钱自己会生钱。”〔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陈剑、余江、周大昕、李清彬、汤铎铎译,中信出版社,2014,第454页。从皮凯蒂所观察到的现象中不难看到今天资本家的目标似乎不再是从生产和商品贩卖中获利,而是更倾向通过金融手段来实现财富积累和代际传承。全球性的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各类交易所、债券买家等不断涌现,成为财富积累机制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参与者。劳动收入不平等在最近几十年出现渐增的趋势,甚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正走向“拼爹”时代,由于偏爱资本回报和对工资收入不屑,正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美〕保罗·克鲁格曼,《五评〈21世纪资本论〉》,载本书编写组编《资本主义怎么了Ⅱ》,学习出版社,2014,第95页。

关键词:

马克思货币理论商品生产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选题背景
  •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国外研究综述
  •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书结构
  • 框架结构
  • 创新之处
  • 不足之处
  •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