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之后的国外学者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雯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83页
报告大小:
1.73 MB
报告字数:
80232字
所属图书:
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马克思之后,人们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关注和探讨随着实践的发展更为丰富、多元了。无论是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中,都是如此。人们既关心人自身自然的解放和发展,也关心与自然界的相处方式;既在哲学领域里探究相关真理,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里,为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出谋划策。尤其在现当代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长期以自然资源甚至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大量资源被消耗;乱排放生产、生活垃圾,自然环境受污染、破坏严重;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变得拥堵不堪,有限的区域自然资源要在更多人当中进行分配,城市及周边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超负荷,形势严峻。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损害,生态安全与生态承载力面临极大挑战。更可怕的是,在征服和统治自然的节节胜利中,人们渐渐习惯以地球的主人自居,把自己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富裕起来的人们仍近乎疯狂地追逐着“冗余消费”,并不顾及自然资源正日益枯竭。客观现实敦促人们积极思考对策、措施,以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预防和治理。在这其中涌现出的诸多观点和看法,有些是对马克思人和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有些则是另辟蹊径,回应时代新问题的重要创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工业革命唯物辩证法人和自然

作者简介:

黄雯:黄雯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主持和参与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苏联、东欧学者论人和自然的关系
  • 发展和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看待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 自然科学研究起起落落,最终确立与人的科学研究相统一的地位
  • 大规模农业化、工业化运动破坏自然环境,人和自然的关系并不协调
  • 苏联社会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影响
第二节 现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论人和自然的关系
  • 解放人的欲望、完善人性,恢复被现实遮蔽的人的自然性
  • 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利益为处理人和自然之间价值与伦理关系的评判标准
  • 生态中心主义:赋予自然生态以道德和价值的意义,崇尚尊重和关爱自然
  •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跳出主客二分的窠臼,重塑人和自然的关系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论人和自然的关系
  • 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应在具体社会制度中进行
  • 资本的利润动机挑战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 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和目的破坏自然环境
  • 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必由之路
第四节 西方社会逐步重视与改善人和自然关系的进程
  • 18世纪末至1962年以前
  • 1962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
  •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 21世纪以来
第五节 西方社会改善人和自然关系的共同经验
  • 制度层面:政府的支持和完备的法律法规支撑
  • 技术层面:技术的理性应用和节能产业的开发
  • 文化层面:广泛开展环保和生态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