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的人和自然关系思想

作者:
黄雯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大小:
1.04 MB
报告字数:
23783字
所属图书:
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开始创建唯物史观。如果说《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马克思这一哲学新视界的天才提纲,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这一新世界观的第一次系统而具体的阐发。通过这一时期的一系列著作,马克思明确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并指出作为物质资料生产二因素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把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研究纳入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并结合此时欧洲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经验,较为具体地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和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

生产关系生产力马克思主义人和自然物质生产关系

作者简介:

黄雯:黄雯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主持和参与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在物质生产关系中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
  • 自然是处在物质生产关系中的人化自然
  • 人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
第二节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 生产力三要素皆为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出发点和产物
  • 生产关系内含人和自然的关系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和自然关系的发展
第三节 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自然严重对立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共产主义
  • 资本主义无力解决人和自然的严重对立
  • 共产主义将实现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