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本体与科学的机遇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8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大小:
1.03 MB
报告字数:
31929字
所属图书:
从传统到现代:中西哲学的当代叙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以积蓄学问而开始引导至豁然贯通的最后阶段的方法,在明代王阳明加以反对以前,一直是新儒学的逻辑方法。

关键词:

科学精神本体先秦诸子宇宙论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先秦诸子宇宙论的发端
  • 老子的宇宙论
  • 孔子的宇宙论
  • 墨子的宇宙论
  • 列子的宇宙论
  • 庄子的宇宙论
  • 法家的宇宙论
  • 中国哲学的科学精神与方法
第二节 魏晋玄学本体论的起源
  • 中国哲学中“本体”的起源及意义
  • 汉代“本体”摇摆于自然和人事之间
  • “本体”转向自然:王弼的以“无”为本
  • 以“有”为本对王弼的反驳
  • 郭象的“独化于玄冥之境”
第三节 宋明理学认识论的机遇
  • 佛教“无”的“本体”及其中国化
  • 周敦颐和张载对理学思想的奠基
  • 朱熹“理一分殊”的宇宙论体系
  • 朱熹从宇宙论中分离出的本体论:“理本论”
  • 朱熹认识论意义上的“格物致知”
  • 朱熹方法论意义上的“知先行后”
第四节 陆王心学伦理学的回归
  • 朱熹与王阳明的差异及其根源
  • 陆九渊的思想及其与朱熹的争论
  • 王阳明心学的本体:从“心即理”到“致良知”
  • 王阳明心学的认识论:“知行合一”与“格物即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