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7年10月
出版
针对建构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理论和建构新时期农民合作经营的科学发展路径这两个研究问题,作者从文献综述、历史背景、基本概念等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指明研究意义在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并且为新时期中国农民的合作经营发展与制度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
2017年10月
出版
本文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思想问题的历史背景、作家语境下的农民以及农民合作生产经营方式这三个方面,系统介绍农民思想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并以美国、日本、苏联、中国为例介绍农民合作的发展。
-
2017年10月
出版
马克思认为农民具有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两重阶级属性,因而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持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双重态度;生产方式的变迁必然导致农民的消亡,但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需要争取的力量。恩格斯论证了农业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农业合作经济必然替代私有制小农经济的观点,进而提出实行农业合作社必须遵守的原则以及具体推进措施。列宁认为村社社会主义理论不适合资本主义业已发展的俄国农村,工农联盟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础,合作社是实现对农业小生产者和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合理形式,而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有机结合是合作制的根本原则。斯大林认为,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人阶级都要加强与农民的合作。前者为了夺取政权,后者则为了巩固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合作制可把农民的个体私有制过渡到集体所有制,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使社会全体成员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为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做准备。
-
2017年10月
出版
我国农村的社会发展,正处于农民大规模地非农就业、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低、农业生产结构转型等三大历史性变迁相互交汇的时期。70155267应该如何科学而合理地缓解甚至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是学者们关心、研究和试图应对的重要主题。其中,将农民“组织起来”,便是学者们提出的缓解甚至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不乏对农民问题和农民合作问题的论述,但这些论述或者思想散见于他们浩如烟海的著作当中,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这些论述或者思想尚未被建构成符合逻辑的结构体系。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与农民合作相关的论述,结合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民合作实践,分析农民合作理论的基本要素,探讨各基本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建构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理论。
-
2017年10月
出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合作理论是用经典作家的农民合作思想观照近代欧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俄国、中国的农民合作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不会停留在某一历史阶段而止步不前。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点或结论具有历史的适应性,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经典作家农民合作理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依然具有时代指导价值。
-
2017年10月
出版
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民也需要通过农业的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和商品化以锲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并且明确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经营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以及2000年以后的大力推进,70155352已成为农村生产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把农民组织起来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载体。截至2014年底,全国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突破126万家,直接服务全国三分之一的农户。70155353但是,农民合作经营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究竟具有何种现实价值,相关的规范研究和逻辑推论有很多,但相关的实证研究却很少。本文的目的是用实证的定量调查数据和质性的实地考察资料,来检验新时期农民合作经营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价值,为大量的相关规范研究和逻辑推论提供实证的证据。
-
2017年10月
出版
现阶段,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开始出现倒挂,农业面临着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的“红灯”、农产品生产和价格补贴开始逼近“黄线”及其引发的系列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农民合作经营在破解农业发展困境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都具有优越性。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要有效推进农民合作经济发展,需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落实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农民预期,从根本上完善人地分离机制,为合作经营奠定基础。同时,在中国农村作为一种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背景下,要建立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的双重信任以保障合作的良性运行;并在合作经济的建设中提高思想认识、科学规划、实施项目式管理、加大投入,并增强其有效性,以及挖掘和培养合作社中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