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刘海年

  • 机构:法学研究所
  • 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1964年12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2006 年遴选为院荣誉学部委员,现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法学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顾问。主要著作有《战国秦代法制管窥》、《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依法治国是历史的经验总结》、《刘海年文集》以及英文著作Sixty Years of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 等。
  • 图书
  • 文章
  • 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
    张广兴 刘海年 李林 主编 2018年09月出版
    廉政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反腐败是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些年来,在对“腐败”保持高压态势的同时,我国在廉政的制度建设和实施机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2018年设立监察委员会专责行使国家监察职能,是我国依法治国和廉政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涉及国家制度的诸多方面,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书收录了法律学者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有见地的建议,是学界所做的重要贡献。
  •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刘海年 刘瀚 李步云 李林 主编 2019年01月出版
    1996年3月,全国人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治国方针。次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编并出版了《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一书。本书选编了来自全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国家机关的专家学者的文章,这些文章围绕“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议题,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对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和依法治国、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制度文明、部门法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实现依法治国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出版二十年来,本书见证了中国法治的进步和中国学者为中国的法治进程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记录了中国学者为中国法治理论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的知识积累与理论基础,在此意义上看,本书二十年前的努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 以史为鉴,反腐倡廉
    2018年09月 出版
    反对包括贪污贿赂在内的腐败行为,实现廉政,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重要内容。早在1941年整风运动时,毛泽东就曾经向参加这次整风的高级干部推荐郭沫若所写《甲申三百年祭》,让人们记取李自成及其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领导集团进入北京后腐败而招致革命失败的教训。在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预见到,因为胜利,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他深刻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2019年01月 出版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立为治国方略;同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一次就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决议。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影响世纪之交、从而影响整个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大事。从理论上弄清、在实践中理顺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