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缪子梅

  • 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 简介:

    博士,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江苏省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资源规划、生态修复和农业水土环境研究。已有SCI、CSSCI收录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苏省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等10余项,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编写《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报告》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

  • 图书
  • 文章
  •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2)
    缪子梅 蒋建清 主编 ; 高强高晓琴杨加猛 副主编 2022年03月出版
    本书分为总报告、评价篇、碳达峰碳中和篇与政策布局篇四个部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展开研究,以期为国家和地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总报告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五大体系”、“三个布局”和“一个纳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总结了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重点与实现路径,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评价篇,主要从绿色发展、自然生态高质量两个结果维度,以及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四个路径维度,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碳达峰碳中和篇,主要分析了近年来碳排放政策的国内外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路径。政策布局篇,主要聚焦若干政策专题,重点研究了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分析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现状,探讨了新时期我国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问题。同时,还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结构性困境与出路、生态文明导向下的农林高质量发展路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逻辑与制度体系,以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总体而言,本书围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战略方向、重点任务、政策布局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力求为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报告(2019~2020)
    王浩 李群 主编 ;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 著 ; 缪子梅 刘涛 高晓琴 副主编 2020年03月出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生态林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主体,在建设绿色中国、美丽中国的全新理念下,中国森林生态保护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生态林业蓝皮书》以科学反映生态林业建设各项成就为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提出政策建议,此外涵盖了总报告、分报告、政策篇、专题篇和案例篇,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生态林业发展展开研究,为国家和地方制定生态林业发展政策,开展生态林业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撑。在总报告中,从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成就等方面,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布局,国家森林资源保护情况、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和森林生态保护制度建设进行了归纳总结;根据森林生态、保护、受重视程度、产业产出和产业效率,设计了生态林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根据统计数据,确立了以2011年为基期,使用计算基期地区均值,对各指标面板数据除以相应均值,指标综合的“三步法”。以此为基础,计算生态林业发展指数。测算结果显示,生态林业发展指数从2011年的31.57上升至2017年的51.63,年均增长率为8.5%,生态林业发展指数呈现高速稳定增长态势。基于生态林业发展指数的运行趋势,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健全森林生态保护评价机制、加快生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科技水平、加快森林公园制度建设和提高森林人才队伍培养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在分报告中,针对现阶段园林绿化等存在的问题,报告提出以建设“绿色绿地”作为解决对策和中国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对“绿色绿地”的概念内涵、评价体系、构建路径等进行了阐述;报告全面论述了我国杜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和科技支撑成效,提出了加强杜仲产业发展的顶层谋划,加快构建杜仲研发推广体系的意见;在现代草原的发展上,报告认为培育现代草牧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应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草原”等方式,来实现生态草原科学发展;在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上,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健全完善林长制、草长制,着力培养具有绿色发展观念的人才队伍。在政策篇中,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角度,分析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效果,并提出未来制度建设方向是提高制度系统化水平与内在协调性、完善和细化相关制度内容及提升相关制度效力层级等建议;报告认为实施绿色发展政策,应当积极应对全球绿色发展进程加速,采用量化绿色发展指标,进行数字经济建设与绿色发展评价,以探索促进绿色发展政策的可评估性。以江苏省地区生态保护经验和做法为例,提出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健全生态旅游管理制度,建立保护地区绿色生态及文化等政策建议。在专题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林业高等教育创新加以阐述,报告论述了生态林业科技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复合型人才与建设专业智库,推进科技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在绿色文化传播上,提出发挥新媒体作用、提升绿色传播主体业务素质及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等建议。在案例篇中,对长江经济带区域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评价,报告认为应当完善生态文明保障,促进节能减排,加强区域性保护质量工作。在安徽省林长制改革与扶贫工作上,报告认为应当树立“两山”观念、落实林业扶贫政策,实施政策综合治理。从绿色家居文化内涵、绿色家居设计典型案例分析出发,报告认为政府应当加快标准制定,加强绿色家居宣传,加快环保材料研发。通过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乡镇案例,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应立足优势,把握机遇,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总体而言,《生态林业蓝皮书》围绕中国生态林业这一主题,对生态林业发展现状、趋势、地区经验和政策实施等方面开展了最新研究并得出一些结论,力求为政府部门研究制定生态林业发展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支撑。
  •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报告(2020~2021)
    王浩李群 主编 ;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 研创 ; 缪子梅 刘涛 高晓琴 副主编 2021年09月出版
    本书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森林法》修订与实施、国有林区改革和林业扶贫与产业发展等成绩,依据最新统计数据对生态林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给出推动林草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的建议;本书分为总报告、教育篇、分报告、专题篇、案例篇五个部分,围绕中国生态林业在“十三五”时期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扶贫帮扶、国际交流等方面促进中国生态林业全面发展进行总结和综合评价,同时对“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开展生态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总体发展建议,为专家学者、管理部门、各类林业企事业单位研究制定生态林业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2022年03月 出版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方向与重大战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就是要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严守生态红线,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环境治理进程并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重点应当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并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实施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减污降碳重点任务与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立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抓手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系化、制度化、科学化。
  • 生态林业发展报告
    2020年03月 出版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资源友好发展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目标。加强森林保护,保存现有森林资源,恢复森林生态,发展生态林业,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报告首先梳理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成就并进行思考,构建了生态林业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及生态林业发展指数,根据指数测算,全国林业发展指数稳步增长,从2011年的31.57上升至2017年的51.63,年均增长率为8.5%;其次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从加强制度建设、科技应用、人才培育和深化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林业发展建议。
  • 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国家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20年03月 出版
    中国林业草原事业发展取得了生态保护和产业规模提升的成就,也存在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产业投资来源单一和产业发展聚集度低,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报告提出为实现林草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林业草原规章制度和完善机制;要精准设计路径方案;要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断提供增加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新动力;要健全完善林长制、草长制,着力培养具有绿色发展观念的人才队伍。
  • 中国生态林业发展报告
    2021年09月 出版
    本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新《森林法》的修订与实施,国有林区改革和林业扶贫与产业发展等成绩,对生态林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018年中国生态林业发展指数进一步提高,2018年较2017年提高了2.38个点,增长率为4.6%。中国森林生态状况持续改善,森林蓄积量、面积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推动全国森林生态发展指数从2017年的7.30增长至2018年的7.78,增长幅度为6.6%,为2013年以来最大增幅。2018年中国林业产出指数进一步快速提升,从2017年的15.64上升至2018年的17.92,增长幅度为14.58%。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给出“十四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新《森林法》、聚焦高质量生态建设、推动林草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