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杨斌艳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网络信息与智能传播研究室主任、传媒调查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舆情与社会治理、新技术与传播、青少年与互联网。2010年起参与“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项目,该项目已出版《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9部,完成多项对策研究。2016年获《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多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
  • 图书
  • 文章
  •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
    季为民 沈杰 主编 ; 杨斌艳 执行主编 ; 季琳 副主编 2021年09月出版
    青少年互联网运用是当代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更是关系网络强国和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书是“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子项目“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的重要成果之一。调查自2006年启动,截至2020年1月共完成十次全国抽样调查。本年度青少年蓝皮书基于第十次调查数据和有关专项调查研究,对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的最新现状进行了报告,对疫情中未成年人运用互联网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此外,本书还对北京和广东未成年人网络运用进行了报告。互联网已深深融入青少年的生活与学习之中。身处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应该进一步思考和重构我国“青少年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一是,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和认知已经与数字时代深度嵌套在一起,未成年人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字化生存将是未来关注的焦点;二是,青少年是网络强国的生力军,是网络文化的参与和创造者,在网络空间赓续传承着中华文化;三是,成长在网络时代的青少年不仅需要社会的保护,更需要肩负新时代网络强国的担当,应以积极的眼光用发展促保护,为网络强国建设打好坚实基础;四是,网络素养已经成为青少年必备的生存技能、成为数字时代的公民素养,因此网络素养的培育已经由青少年扩展至全民。因此,本书确立了将未成年人网络运用与网络强国、网络文化和网络文明联系在一起并置于中国情境中进行分析和观察的研创方向。本书的主要研究发现包括:①城乡未成年人网络认知态度及行为差异明显,农村未成年人遭遇网络安全问题的比例更高;②未成年人首次触网的年龄不断降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娱乐过度、网络成瘾等问题依然突出;③视频类App最受留守儿童欢迎,未成年人网络充值等网上消费较为普遍;④青少年人群接触编程的年龄呈现逐年走低趋势;⑤未成年人在线学习时间不断加长、内容参差不齐;⑥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社群具有明显的分众化、个性化、多元化、“因人(物)聚群”的特点,存在娱乐化、圈层化、群体极化、非理性消费等问题;⑦互联网一方面便捷地满足了青少年社会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带来不良内容影响、身体素质下降等问题;⑧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总体水平不高,易受到个人、家庭、学校等的影响;⑨网络欺凌、未成年网红、短视频沉迷等成为未成年人网络运用的新问题。本书的主要建议包括:①从传统的管控模式向多方协调系统规治模式转变,明确厘清各方责任,加强协同创新;②加强对在线教育平台和教学内容的治理改善;③“限制”和“赋能”并重,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完善青少年模式;④积极构建未成年人网络社群参与的政策协同联动机制,履行好平台管理职责,压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⑤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需集结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制定行动计划、构建教育生态系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提升全社会网络素养;⑥加强对个人信息泄露、网络依赖、数字鸿沟、未成年网红等问题的研究治理。
  • 2018年上半年反腐倡廉舆情监测报告
    2018年09月 出版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政务公开和舆论监督的重要途径。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些年反腐败斗争获得舆论和网民的广泛关注。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的手段,本文对网络空间相关反腐败类新闻报道、网民讨论、网民观点等进行监测和分析,试图了解舆论层面以及网民对于反腐败的关注。通过监测发现,媒体及网民均希望将反腐工作进行到底,对逃窜贪官能够做到追查到底。数据分析发现:网民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反腐事件更为关注,如“微腐败”现象的揭露、地方官员违纪违法问题曝光等话题,网民的参与评论度高。就发文平台传播量看,出自UGC的文章发布量远高于传统网络媒体的发布量。从UGC所发文内容看,针对反腐话题,跟踪落马、逃窜腐败官员的内容居多。
  • 赓续网络强国重任 建设适宜未成年人成长的互联网生态——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
    2021年09月 出版
    报告综述了过去一年来未成年人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网络运用概况,结合调查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职业选择和网络社群进行了报告,对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保护、引导与网络素养情况进行了分析,洞悉当前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主要问题:网络对未成年人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潜在风险值得关注;家长对未成年人网络运用指导有限;网络运用呈现城乡差异和发展不平衡问题;网络素养教育不平衡,任重道远。建议明确未成年人赓续网络强国重任的主体地位,并达成社会共识;把握好发展与保护、发展与治理的平衡;重视并解决网络城乡差异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强数字关怀,弥合数字鸿沟;持续关注技术迭代和智能产品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推进未成年人群体健康学习、使用网络新技术;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 2016~2021年广东省未成年人网络运用和行为特征
    2021年09月 出版
    基于“2020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广东省调查数据,文章梳理了网络安全与网络素养、网络运用状况、社交与自我表达及网络文化等方面的数据,对广东省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的特点进行分析,洞悉可能存在的问题,指出社会、学校与家庭间应形成联动,以引导的方式帮助未成年人在互联网运用中获得更多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