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22年07月
出版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开启的基础和前提,然后梳理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与呼唤,接着分析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时空坐标,最后阐述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双重时代境遇。
-
2022年07月
出版
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因之取得了巨大成就,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火如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基础工程不断巩固,学校思想政治课建设和全民思想政治教育明显向好,全国志愿服务蓬勃发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生机勃发,社会风气、社会风尚明显好转,精神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制度化明显提升。一方面是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全面开启、多维展开,另一方面是不断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开启和展开有鲜明的目标导向,有明确的目标定位。这构成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非常突出的特征、特色和特质,也是保障它不断健康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类目标定位进行介绍,一是总体目标定位,二是主体目标定位,三是价值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定位。
-
2022年07月
出版
本文解析和呈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现实境况。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展开的现实多维面相,即在现实中表现为哪些具体建设活动、建设工程、建设事项、建设内容等,这一点代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基本上是什么”;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展开的主体力量是谁,搞清楚谁来进行建设、谁在进行建设,这是回答“是什么使建设过程得以运行和持续”;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背后的支撑体系,这就是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项浩大的社会工程,“是什么使之总体上有效进行”。
-
2022年07月
出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开启以过往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和成就为前提,两者有历史继承性。但它毕竟是立足于新时代展开的,宏观的时代背景发生了双重变化:宏观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新时代;中观国际、国内客观环境发生双重变化;微观的一些具体要素如建设主体、建设资源、建设要求,也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我们对精神文明建设本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主客体、主客观都与以往有明显不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也因此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内质和地位。对这些显著特征、基本内质和独特地位的梳理,既是我们把握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更好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亦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资源。
-
2022年07月
出版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开启和深入,依赖的是社会主体能动性和历史发展规律性之间的合力,进而“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也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身内在逻辑和规律。在基本逻辑方面,有发生逻辑,包括理论之根、实践之源、文化之脉所形塑的根源逻辑,问题促逼和主体自觉的互动与统合形成的促发逻辑;统摄逻辑,包括坚定政治方向、鲜明价值导向和务实问题导向的同向逻辑,包括党的领导的必须性、政府主导的必需性和社会参与的必要性的共识逻辑;演进逻辑,包括发展与问题互动形成的辩证驱动逻辑,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交互作用形成的改革创新逻辑。在基本规律方面,有符合律、合力律和兼顾律等基本规律。
-
2022年07月
出版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的最后部分,这样提出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另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还非常复杂,内容涉及面多、社会牵涉面广,还关注国际因素,它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前瞻性和规划性。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样意味着重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的前进和深化既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
2022年07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四次重要会议,是在十九大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客观环境、立体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诉求和主要内容、全面规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议程和重大事项的基础上,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要素,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生的制度优势,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基本实现的主要路径。四次会议都非常重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