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绿皮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25)》以“中小城市现代化的路径与愿景”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中小城市如何通过探索和实施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实现现代化转型。本书分为总报告、评价报告、专题报告及案例报告四大板块,为中小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总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小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发展成就、实践经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差异化路径选择与未来愿景,旨在为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总报告强调,中小城市作为中国城市体系的主体,其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支撑作用。中小城市必须认清自身定位,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发展策略,确保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评价报告全面审视了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展现了中小城市发展的强劲势头。同时,报告对人均GDP超过2.5万美元的中小城市进行了深度剖析,展示了这些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此外,报告还分析了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1000亿元的县市,揭示其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机制,并关注到了那些已成为特大建制镇的样本,探讨它们的成长轨迹及其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强调了城镇化进程中建制镇的重要作用。研究显示,2024年,我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指数上升至77.5,较上年提高0.5,GDP超千亿元的县市已达到62个,人均GDP超2.5万美元的中小城市提高至65个,357个特大镇规上工业企业镇均数为131家,是吸纳新产业工人的重要载体。
专题报告涵盖了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银发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维度的研究。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聚焦“投资于人”,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到破解老龄化困局,报告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出了中小城市创新发展的策略与建议。报告提出,中小城市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的重要场域,具有降低迁移成本、促进城乡融合、优化人口布局等优势。面对城乡权益冲突、“半市民化”、区域差异大等挑战,应从重视农民工就业问题化解、切实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发挥城镇新市民作用政策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报告也认为,推进中小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在理念革新、多元主体协同、制度建设、技术创新和资源保障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
案例报告精选了包括山东邹平市、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等在内的多个中小城市及建制镇的实践案例,展示了这些城市及建制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探索和显著成效,为其他中小城市及建制镇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
本书不仅是对当前中小城市发展现状的一次全面审视,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与前瞻规划,旨在助力中小城市把握时代机遇,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转型与发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