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小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

作者:
李佐军 王伟进 吴彼伦
出版日期:
2025年9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1.23 MB
报告字数:
13734字
所属图书: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2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小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助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中小城市的社会治理经历了从“社会管控”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的历史演进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小城市社会治理在基层党建引领、矛盾化解、智慧治理、社会参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治理理念转变、治理主体培育、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治理方式优化等方面仍落后于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根据自身资源实际,探索出了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技术赋能、文化嵌入、城乡融合等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推进中小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在理念革新、多元主体协同、制度建设、技术创新和资源保障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

关键词:

中小城市多元协同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伟进:法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管室主任、研究员。先后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人口研究所、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社会学系、德国发展研究所访学。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公共政策。

吴彼伦: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

文章目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小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成效
  • (一)党建引领成效显著,政治优势不断向治理效能转化
  • (二)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民生福祉实现精准供给
  • (三)矛盾化解效能提升,多元机制筑牢稳定根基
  • (四)智慧治理加速落地,数字技术重构治理范式
  • (五)社会参与持续扩大,共建共治激活基层治理活力
中小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治理理念转变滞后,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 (二)治理主体单一,多元共治格局有待形成
  • (三)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降低治理效能
  • (四)治理手段传统,创新治理方式不可持续
  • (五)治理能力较低,人财物等资源都存在不足
各地中小城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模式
  • (一)党建引领模式
  • (二)多元协同模式
  • (三)技术赋能模式
  • (四)文化嵌入模式
  • (五)城乡融合模式
推进中小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与对策
  • (一)转变治理理念,强化服务导向
  • (二)培育多元主体,构建共治格局
  • (三)完善制度规则,强化法治保障
  • (四)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协同效能
  • (五)加强数字化建设,推动智慧治理
  • (六)夯实资源基础,强化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