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组织了9篇34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与解读,对澄清认识,深化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把握,坚定四个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多有助益。其实践与理论价值具体体现在:
第一,本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既重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又关注其在实践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探讨,试图探讨和解决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理论或实践难题。第二,本书注重对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前沿”问题的研究,而且不局限于对个别问题的探讨,而是开展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观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第三,本书基于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并在总结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涉猎许多研究的新领域,也提出了许多颇富新意的思想或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年第2辑 总第27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九辑)
历史与信仰:“六经皆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
郑又贤 原任福建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全国首届百名“两课”优秀教师,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被福建省政府授予“教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名家;兼任全国省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会会长、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会长、省监察学会副会长;受聘担任福建省纪委、省监察厅特约研究员,省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并先后受聘担任省委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曾主持并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研究、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研究、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学术刊物发表400多篇论文,出版多部专著。其中,1项成果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受省委、省政府专项表彰;1项成果获全国第四届青年读物优秀图书二等奖;1项成果获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等奖;另有15项成果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