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有机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分析人类社会结构、功能、动力、交往、机制、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对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相互关系具有直接的阐释力。本书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运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解读,系统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本质特征、理论价值,以及其内在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全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演进的历史脉络、基本规律、时代意义和发展向度,并尽可能地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发展史的理论框架,从而为我们更科学理性地把握人类社会有机体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前行趋势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马克思早期思想文本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20年第4辑 总第37辑)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唯物史观基础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周建超 1964年11月生,江苏常州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州学院副校长。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人。兼任江苏省社会史学会会长、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江海学刊》《江苏社会科学》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秘密社会与中国民主革命》《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思想”研究》,合著《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研究》《青春热血五十年》《周恩来与新中国政治文明》等6部,主编《形势与政策》教材1部。先后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