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理想、有担当,民族才有希望。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精神信仰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视角思考和研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这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旨在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现状,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对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大学生宗教观现状做出全面、具体的分析,从多学科视角深入揭示影响大学生宗教观的主客观因素,系统阐明了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必要性、内容、原则、措施,初步构建起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
和谐与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同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四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探索之路: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农村调查报告
法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含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软科学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参著《中国精神读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部著作,并在《政治学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1篇被《新华文摘》详摘,4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