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赵子林

  • 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简介:

    法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含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软科学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参著《中国精神读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部著作,并在《政治学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1篇被《新华文摘》详摘,4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 图书
  • 文章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以文化安全为视角
    赵子林2018年10月出版
    青年有理想、有担当,民族才有希望。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精神信仰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视角思考和研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这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旨在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现状,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对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大学生宗教观现状做出全面、具体的分析,从多学科视角深入揭示影响大学生宗教观的主客观因素,系统阐明了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必要性、内容、原则、措施,初步构建起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
  • 我国国家文化安全与大学生宗教观教育
    2018年10月 出版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其精神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各种信仰中,宗教信仰对人的影响尤为深远。当前,社会上宗教文化和宗教活动对大学生影响不断扩大,境外也加紧利用宗教对我国高校进行渗透,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成为极其重要的一项现实课题。
  • 现实之境:我国当代大学生宗教观的现状和特点
    2018年10月 出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学生宗教观教育是建立在对大学生宗教观现状的把握的基础上的,否则,就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空谈。近些年来,基于对大学生思想信仰问题的高度重视,学界已经有了一些这方面的调研成果,可供学界同人参考借鉴,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宗教观问题时免除调查研究的借口。毕竟,由于抽样对象的不全面性,以及调查问卷设置的科学性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份抽样调查都不可能做到全面、详尽,这也就要求后来者继续做好研究过程中的调查研究工作。
  • 多维之辨:我国多学科视角的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探析
    2018年10月 出版
    当前,部分大学生呈现出宗教暧昧,甚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宗教信仰倾向,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通过多学科视角,我们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形成如下认识。
  • 教育之据:我国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2018年10月 出版
    我们之所以强调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宗教观教育,就是为了帮助他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宗教现象和宗教本质形成科学的认识,并进而明确宗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功能定位、行为准则,使党的宗教观点和宗教政策深入人心。为此,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两大块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二是党的宗教政策与法规。前者是决定宗教观教育性质和方向的根本问题,也是宗教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指导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化。
  • 引导之则:我国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2018年10月 出版
    宗教观教育属于深层次的思想工作,具有特殊复杂性。尤其是针对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的大学生而言,宗教观教育更得注重科学性,在工作中贯彻以下基本原则:如尊重宽容原则、正面引导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合力原则、持之以恒原则等。
  • 应对之策:我国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主要措施
    2018年10月 出版
    措施是原则的具体化。明确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原则,还只是厘清了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方法论,具有原则性的指导价值。本章将进一步就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具体措施做出探索,以便使得相关对策建议更具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