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贯彻十五大精神,开创廉政建设新局面
作者:
周明俊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大小:
1.03 MB
报告字数:
6929字
所属图书:
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9.68-75
张广兴
刘海年
李林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腐败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这是被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了的真理。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腐败就成为一种官场的积弊,与统治阶级的兴衰更替紧紧纠结在一起。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社会制度根本变革了,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但是,长期的封建统治对我们的影响广泛存在,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不是随着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而立即能消灭得了的,它不时地在毒化着社会的风气,腐蚀着那些政治上不坚定、意志薄弱者的灵魂;同时,社会主义制度和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滋生腐败的条件还不会在短时期内消失;加之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意识形态也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影响我们。所以,腐败这一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至少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仍将是我们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并坚决与之斗争的丑恶现象。
关键词:
深化改革
廉政建设
反腐败斗争
体制原因
体制条件
作者简介:
周明俊: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关报告
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的廉政建设(1989~1992)
我国实现“不想腐”的目标要求与路径初探
大数据在海淀区域化党建中的应用调研(2011~2018)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语境下的利益集团问题研究
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
把党纪挺在国法前——党的建设特殊性要求
反腐败是持久战、攻坚战——理性看腐败现象
中国共产党90年反腐败的基本经验
党不能被特殊利益集团“绑架”——事关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大问题
反思与探索:中国反腐败斗争不容回避的六大关系——基于反腐倡廉建设发展与和谐的视野
文章目录
·
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
当前腐败产生的体制原因
·
深化改革,清除产生腐败的体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