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
作者:
张联瑜
窦玉敏
邓卫兵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1.02 MB
报告字数:
8302字
所属图书:
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9.76-85
张广兴
刘海年
李林
摘要:
标本兼治是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方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又指出:“反腐败工作要坚持综合治理的方针,把教育、法制、改革、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标本兼治,就是指在反腐败斗争中,既要从严治标,又要着力治本。“治标”,就是通过惩治腐败,遏制其发展蔓延的势头。“治本”,就是从源头上抓起,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根源。治标和治本是反腐败的两种基本方法,治标重在“治”,治本重在“防”。但防与治不是绝对割裂开来的,而是治中有防,防中有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补互融,两者是辩证对立的统一体。一方面,在腐败现象蔓延的情况下,如果不从严治标,腐败就会愈演愈烈,就谈不上着力治本。只有严厉惩治腐败,遏制住蔓延的势头,才能为治本创造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如果只治标不治本,腐败现象就会像“割韭菜”那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惩治了一批腐败分子,又会产生新的一批甚至更多的腐败分子。只有着力治本,从源头抓起,减少腐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关键词:
反腐败斗争
标本兼治
从严治标
作者简介:
张联瑜:
中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干部。
窦玉敏:
中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干部。
邓卫兵:
中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干部。
相关报告
新自由主义的政治恶果及“颜色革命”爆发的概率
试论专责监督体系的构建与“两个责任”的基层落实
我国实现“不想腐”的目标要求与路径初探
大数据在海淀区域化党建中的应用调研(2011~2018)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语境下的利益集团问题研究
贯彻十五大精神,开创廉政建设新局面
把党纪挺在国法前——党的建设特殊性要求
反腐败是持久战、攻坚战——理性看腐败现象
中国共产党90年反腐败的基本经验
党不能被特殊利益集团“绑架”——事关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大问题
文章目录
·
标本兼治必须从严治标
标本兼治必须着力治本
1.加强教育是消除腐败现象治本的基础
2.健全法制是消除腐败现象治本的保证
3.强化监督是消除腐败现象治本的关键
4.深化改革是消除腐败现象治本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