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近代去身性哲学的困境与先验现象学的经略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3月
报告页数:
77页
报告大小:
989.28 KB
报告字数:
74182字
所属图书:
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主要是回溯笛卡尔的认识论哲学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中的心灵是如何成为认知主体的,以及在心灵实体的认知方式下,知识作为观念形式是如何被表呈出来的。在笛卡尔的认识论哲学中,身体感觉形式的认识论被排除,身体被僵化为机器。而“我思”被确立为一个限定的、万思之源的实体,并被设定为第一哲学原理。真正的知识是“我思”自身同一的形式。在知识的心灵表象主义立场上,洛克学派与笛卡尔的主张没有什么不同。当两者都用去身性的二元论立场来说明知识的形式时,知识体系也因为心灵实体的无须论证的前提批判而必然表现为知识表征论。然而,如果心灵是独立于身的自在的实体,如果心灵是哲学不需要进行前提批判的认知主体而能够表征知识系统,那么,外界的物象究竟是如何进入到心灵之中的呢?感觉器官又如何在刺激、物象与观念之间进行转化的呢?把经验作为感官与心灵的中间性介质,经验也只能是表征意义上的经验。所以,心灵主义的去身性哲学无法说明知识究竟是如何可能的,以及知识的形式是什么。要对知识论进行批判,就必须把表征的经验向下掘进深处,让彻底的、沉默的经验成为表达。这正是意欲寻求最终的一元性来消解二元知识论的先验现象学的努力与鹄的。

关键词:

胡塞尔经验形式心灵主义意向关系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心灵主义认知哲学
  • 笛卡尔的我思
  • 笛卡尔的机械身
·第二节 我思自身同一性的知识形式
·第三节 去身性哲学的困境 心灵何以有它的认知对象?
第四节 胡塞尔认识论批判的意识现象学
  • 作为观念的纯形式
  • 意识的意向性
  • 纯粹意识概念
  • 胡塞尔视角中的身体
·第五节 从詹姆士的具身性思想看胡塞尔与之失之交臂
第六节 海德格尔的“此在”“在世”的具身性思想
  • 此在的在世
  • 此在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