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结语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3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大小:
528.62 KB
报告字数:
3979字
所属图书:
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胡塞尔创立知识形式批判理论的哲学现象学到梅洛-庞蒂以现象学命名的扛鼎之作《知觉现象学》,现象学的运动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征程。关于知识论的批判问题,在笛卡尔那里就已经表示出了追本溯源的决心,即用意识的活动与现象来统一认识与认识对象的二元性。当然,笛卡尔关心的是真确的知识,即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以及什么才是真实的世界。为了实现这一知识论批判的目的,笛卡尔确立了一种发生论意义上的纯形式的思,并且纯形式的显现就等同于显现对象本身。知识就是这种思的自身同一的形式。因此,对于笛卡尔来说,重要的不是怎样确立一个知识论批判的前提,而在于阐明知识的形式。胡塞尔沿袭了笛卡尔的还原道路但比笛卡尔走得更远。他把笛卡尔认识论的原点作为表象更进一步还原,这样在笛卡尔那里混同的显现与显现物,或说是意识与意识对象就被区分开了,一种纯粹的形式就被昭然揭示。这是相对于笛卡尔的我思表象的多余的形式。正是由于这种多余的形式,笛卡尔的作为表象的思才能发生。胡塞尔认为把笛卡尔我思之纯粹性带入认识的目光之下才是认识论批判的真正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胡塞尔把一切关于自然世界的判断称为自然的态度而给予拒绝。相反,通过悬置、加括号等方法让无关于事实的、经验世界的原初的结构显现。也就是说,在胡塞尔看来,自我与世界之间并不是对立的,世界具有自我的经验结构。胡塞尔在布伦塔诺的意向性概念基础上把这种经验结构视为意识的意向结构。即经验是意识的经验。这实质上还是笛卡尔式的心灵主知主义的版本。然而,正是因为胡塞尔一直俯就笛卡尔思想之轭,先行设定一个坚固的意识结构,因此,他终于没有摆脱笛卡尔意识哲学的缠绕而把认识论批判的最原初的纯形式给予了意识。可是,究竟该如何理解被笛卡尔和胡塞尔所实体化的意识呢?如果认识论批判的还原方法是让知识的纯形式显现,那么,究竟该在哪里寻找这个纯形式呢?那个多余的形式通过什么把自身展示出来呢?如果每一个感知个体都还原为一个先验性的主体,是一种先验的存在,这无疑是取消了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这也是胡塞尔哲学的困境。即如果不采取哲学中传统的内省的方法,胡塞尔将无法回到他的经验。主体之间的交往也无从实现。每一个具体体验的存在者并不是纯粹性的先验主体,而是这一先验主体是生存者的存在与生存的境遇;回到原处的经验也并不是回到意识的经验。解决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不是回到消除世界的意识构造中,而是回到真正体验着的、生存着的真实的自我。更具体地说,回到以身体在世的每一个具体的存在者。

关键词:

梅洛·庞蒂经验形式身体意向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