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耶可比认识论中的直接性哲学

作者:
出版日期:
2020年8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大小:
796.9 KB
报告字数:
23793字
所属图书:
耶可比的直接性哲学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康德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启蒙”。康德给出了答案:人要从那种未成年的由他人承担责任的状态中走出来。未成年在没有他人指导的情况下不能使用他的理性。显然在康德那里,启蒙意味着人们能够自由地使用理性。但是人们如何能够很好地运用理性呢?这就要求人们对理性的能力和使用的界限具备一个清晰的理解。实际上,康德批判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理性做出全面和客观的考察,既要看到理性在认识领域和道德领域的积极作用,同时要为理性的使用范围划出清晰的界限。这一行为构成了康德和德国其他启蒙代表人物的区别,例如门德尔松,康德没有像他那样把理性视为万能的钥匙,这也正是康德比其他启蒙思想家高明的原因。康德虽然对理性做出了批判性的考察,但是康德的哲学骨子里仍然是理性哲学。实践理性负责道德领域,理论理性负责认识领域,虽然两种理性有明确的分工,但是它们实际仍然是一个理性;这个理性把握不了物自体,只要我们承认它的有限性,一样可以生活自如。对于理性的看法(即知性),耶可比比起康德来说持一种更加激烈的否定态度。

关键词:

认识论理性耶可比直接性哲学知觉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耶可比对理性(知性)的第二种批判
·第二节 认识的真正使命
·第三节 耶可比对知觉的理解
第四节 “我与你”
  • 耶可比论“我与你”
  • 马丁·布伯对“我与你”的丰富与发展
第五节 耶可比对信念的解析
  • 休谟的信念
  • 耶可比对休谟信念概念的批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