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川: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重庆市首批新型重点智库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兼任重庆市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常任理事。主要从事生态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为多个部门、区县、企业提供战略咨询。出版专著3部,学术论文30多篇;《关于建设三峡库区国家生态涵养发展示范区的建议》《关于深入推进长江上游流域综合管理的建议》《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研究》《长江上游生态建设应构建区域合作共建机制》等40篇决策建议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批示。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重庆发展研究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1次,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
孙贵艳: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理学博士,西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理事,国际区域研究协会(RSA)会员。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区域经济研究。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Sustainability、《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出版专著《西部典型贫困地区农村生计变化及相关效应研究——以甘肃秦巴山区为例》,参编《地表过程研究概论》《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重庆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等;获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二等奖1项,4篇决策建议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批示。
吕红: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重庆市首批新型重点智库“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碳中和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管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政策、环境经济、应对气候变化。
李春艳: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重庆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相关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横向项目3项;出版专著《环境规制对三峡库区绿色发展影响研究》,编著《三峡库区旅游发展案例集》;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决策建议近10篇,获省部级领导批示3篇;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何睿: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资源经济、实验经济等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