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张晟

  • 机构: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简介: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库生态系统结构及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特征、水-陆交错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生态系统演变趋势及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究。研发的针对高落差水位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在三峡库区推广应用,为三峡水库消落带实施分型、分区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技支撑。主持编制《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庆市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区域性重大生态保护规划,为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撑。主持或主研国家和省部级及以上课题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次。

  • 图书
  • 文章
  • 重庆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报告(2021)
    张晟 孙贵艳 副主编 ; 彭国川 主编 2021年11月出版
    生态屏障是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是生态安全建设的核心内容。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重庆并强调“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位于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是长江上游地区水资源保护重点区域,三峡水库是我国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关系到3亿多人的饮水安全,维系全国35%的淡水资源涵养,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对于维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十分重要。深刻认识生态屏障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其特征与功能,进而明确其建设路径,对于指导重庆市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重庆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报告(2021)》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总报告、绿色屏障篇、绿色产业篇、绿色家园篇。总报告首先研究梳理了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理论内涵、主要特征与功能、建设重点。重庆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以山地—河流为主要特征,核心功能是水质净化确保水安全,还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基本生态功能。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实施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和修复,构建污染源头控制—过程削减阻隔—修复重建—维持保育等水生态系统调控与运维保障体系,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污染物处理能力。其次,侧重从制度、机制、政策等方面完善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强化生态屏障建设的法制保障,构建生态屏障建设的协调统筹机制;完善生态建设的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机制;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机制。生态安全是生态屏障建设的根本目标,提升生态屏障防护能力是筑牢生态屏障的核心内容。绿色屏障篇主要关注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领域,包括3篇报告。《重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定量评估了重庆20年来生态格局的时空演变,围绕生态源、生态廊道等核心要素,提出了重庆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的思路与路径。《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保护模式与修复绩效评估》针对三峡库区消落带这个关键敏感区域,综合评估其生态现状、保护模式及修复成效,针对不同功能区提出因地制宜的保护模式。《重庆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研究》以典型区县自然保护地为案例,深入分析重庆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完善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政策建议,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筑牢生态屏障的根本路径就在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篇包括2篇报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重庆探索》主要探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内涵、现实困境、制度设计以及重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案例。康养产业是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载体产业,《重庆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探索实践》主要研究重庆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基础、路径、重点和政策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目的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民更向往。绿色家园篇包括2篇报告。《重庆城市绿化建设路径研究》主要分析重庆主城区绿化现状与问题、国内外城市绿化经验借鉴、城市绿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体制机制保障。《重庆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研究》主要探讨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内涵与特征、基础条件、主要优势、短板与瓶颈,提出重庆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战略举措。
  • 2021年重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2021年11月 出版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主要目标是识别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生态源和生态廊道。重庆栖息地质量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总体上呈现东北和东南高、西部和中部低的特征;栖息地质量在过去20年里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生态安全格局以森林构成的生态源为主,由呈放射状的生态廊道沿山、林将各个生态源连接。建议加强核心生态源地、生态廊道以及保护空缺的保护和脆弱生态区的修复。重庆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有利于决策者出台相应措施,有效引导和限制无序的城市扩张和人类活动,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 2021年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保护模式与修复绩效评估
    2021年11月 出版
    三峡水库消落带对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是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要抓手。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实地调查的“天空地”一体化技术手段,调查评估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状况,梳理不同类型的保护与修复模式,并对典型生态修复技术绩效进行评估,提出差异化保护、制定分区分型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等三峡水库消落带保护与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