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20~2021年中国统筹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作者:
林震 贾黎明 李成茂 吴明红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大小:
1.44 MB
报告字数:
30513字
所属图书: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跨越三级阶梯,形成多样一体的生态系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亿万华夏儿女,形成了多元统一的文化体系。在数千年的黄河水患治理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贯穿其中的是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综合治理黄河,取得了岁岁安澜的成就。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关键词:

生态文明黄河文明黄河流域系统治理

作者简介:

林震:男,1972年6月生,福建福清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现任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智库中心主任兼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侨联主席。兼任北京市侨联常委、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理论与标准创新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副会长、北京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致力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制度与文化、生态文明制度与法治、生态环境政策、生态文化等领域的研究。

贾黎明:博士,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森林培育。

李成茂:博士,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

吴明红:博士,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智库中心副主任,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

文章目录
黄河流域生态和文明的多元一体
  • (一)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多样一体
  • (二)黄河流域文化体系的多元统一
千年黄河治理中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一)湮堵还是疏导
  • (二)分流杀势还是束水攻沙
  • (三)走向统一治理和综合治理
  • (四)从人定胜天到顺应自然
·新时代统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生态内涵
生命共同体视角下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要素现状与问题
  • (一)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要素之一——山(矿山)
  • (二)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要素之二——水
  • (三)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要素之三——林
  • (四)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要素之四——田
  • (五)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要素之五——湖(湿地)
  • (六)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要素之六——草
  • (七)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要素之七——沙(荒漠)
  • (八)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要素之八——冰(冰川冻土)
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思路与路径
  • (一)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系统保护治理
  •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生命共同体协同发展
  • (三)坚持以水而定原则,把水资源作为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
  • (四)积极推进流域国土绿化,促进林草质量精准提升
  • (五)持续抓好水土保持和矿山修复,促进流域生态高水平发展
  • (六)明确沙漠(沙地)生态地位,科学合理防沙治沙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基础研究的政策建议
  • (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体系构建
  • (二)黄河流域森林资源保育
  • (三)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与治理研究
  • (四)黄河流域人居景观系统质量提升
  • (五)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决策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