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现实诉求

作者:
罗佳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761.5 KB
报告字数:
13677字
所属图书: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全方位、多层次、深远性的,其中既有新旧体制的相遇,也有中西文化的碰撞,还有传统与现代的对抗,这在让人们感受多样化新鲜事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诸多的困惑和烦扰。究其原因,在于当代复杂多变的社会使人们的心理污染如同环境污染一样,变得日益严重和恶化。社会成员所接收的众多负面心理刺激,不仅阻碍了心理自净机制的发挥,更堵塞了积极刺激的摄入和吸收,增加了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因此,帮助人们疏通心理阻塞,正确引导心理方向,既关系个体的健康幸福和社会的整体和谐,更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心理疏导通过隐显结合、情通意达的方式,疏通人们的内在困惑,引导人们在健康状态的基础上丰富生命意义,追寻生活的多种可能,依托良好心理和阳光心态构筑人的充盈精神生活和美满幸福。心理疏导这一积极特质和显著功能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和运用心理疏导的现实诉求,既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的需要,也是促进个体心理平衡健康的需要,更是推动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社会稳定和谐

作者简介:

罗佳:法学博士,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已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庆社会科学》《思想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文章目录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增强,需要突出人性化的心理疏导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扩展,需要延伸疏导的不同形式
促进个体心理平衡健康的需要
  • (一)心理空间的阻塞,需要进行心理疏通
  • (二)个体认知的偏激需要进行心理引导
  • (三)情绪体验的负性,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 (四)价值观的迷茫,需要进行价值引导
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 (一)时代变迁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需要进行心理调节
  • (二)各类负面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 (三)社会支持弱化导致的心理危机,需要进行心理关爱
  • (四)多重矛盾导致的社会治理困境,需要进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