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以多层次企业民主建设改造新型工人“政治飞地”

作者:
邱运华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大小:
1002.59 KB
报告字数:
4831字
所属图书:
文化决策参考(201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无长期固定工作的流动性工人日益增多(主要是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重大社会政治现象,目前这一阶层人数达到了三亿人左右。这一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大,也非常缺乏组织性,党团组织尚未在其中“扎根”,流动工人中的党团员比例很小(即使身份上存在,但也消失在群体中);工会和妇联等群众组织也尚未形成“扎根”到每个企业乃至车间基层的组织网络。流动工人这一数量巨大、政治潜力很大的社会阶层处于一种大面积无组织的“散沙”状态,使得这一部分基层社会不再是执政党和国家的坚实地基。中国的社会空间中事实上出现了一块“悬空”的“政治飞地”。在一个占全国人口1/5左右的社会阶层中形成了缺乏组织的“政治飞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社会政治现象。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邱运华:1962年10月生,湖南省祁阳县人,文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俄罗斯文学与文论、文化诗学。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学会理事。出版著作有《中外文化概论》、《诗性启示: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研究》、《普希金的生活于创作》、《蒲宁》、《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等,论文约40多篇。目前研究的课题有“20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文论”、“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想史”和“高尔基研究史”。

文章目录
·新型工人“政治飞地”根源于处理劳资关系的两难困境
·新型工人“政治飞地”潜藏较大社会风险
·以多层次企业组织建设构筑流动工人的“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