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早年思想发生过由耽恋佛老之学到笃志圣贤之学的转变,辨张无垢《中庸解》是朱子思想完成这一转变的重要标志,在朱子早年的思想演进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然而却很少受到学界应有之关注。受学延平时,延平对朱子的中庸学产生了深刻影响,纠正了朱子思想中的佛学因素。在延平去世后不久,朱子发起了对儒学内部的“杂学”之辨,尤以张无垢《中庸解》为批判中心,于此集中体现了朱子早期对《中庸》性道、戒惧、忠恕、诚、知行诸核心概念的认识,反映出朱子此时的佛学、中庸学水平,展现出辟佛老、重章句的两大学术取向。该个案研究充实丰富了朱子早年学术思想研究,对深刻把握朱子思想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