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试论朱子与阳明学体用观的差异——以二者对“体用一源”命题的诠释为中心

作者:
高海波
出版日期:
2022年10月
报告页数:
38页
报告大小:
1.68 MB
报告字数:
32439字
所属图书:
《清华国学》第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体用一源(原),显微无间”最早是伊川提出的命题,伊川用这个命题表达易学诠释中理象一体共在、互相涵摄的关系。朱子早年曾经受湖湘学派影响,主张性为未发,心为已发,在体用观上,也与湖湘学派及伊川不异。在己丑“中和新说”之后,朱子改变了自己对未发已发问题的看法,由此也影响了他对“体用一源”命题的理解。此后,朱子确立了体先用后,“体立而用有以行”的体用观。朱子对伊川“体用一源”命题的阐发实际上是一种深刻的创造性“误解”,由此决定了其“理先气后”的本体论和“性体情用”的心性论及“静而存养、动而省察”的工夫论。相比较而言,阳明和薛侃均倾向于从体用互摄,一体共在的角度来理解“体用一源”命题。由此决定了其一元性的致良知工夫,即“即用以求体”。朱子与阳明学对“体用一源”命题理解的差异体现了朱子与阳明学在哲学本体论、方法论与工夫论方面的分歧。

关键词:

二元朱子体用一源阳明一元

作者简介:

高海波:

文章目录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命题的提出及其含义
·朱子对“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阐释及运用
·阳明之前学者对“体用一源”命题的理解以及对朱子体用观的批评
·阳明及其弟子薛侃的“体用一源”思想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