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东亚儒家政治思想中的“仁政”之实践:东亚儒者对“汤武革命”说的辩论

作者:
黄俊杰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大小:
1.64 MB
报告字数:
22333字
所属图书:
国际孔孟学刊 (第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汤武革命”说是由孟子与荀子在战国时代邦国林立、天下尚未统一的历史情境中所提出,但是,“汤武革命”说之被各国儒者争论,是在大一统王权已成政治现实的时代之中。时代脉络与语境的巨大差异,使东亚各国国君与儒臣讨论“汤武革命”说时,均不能逃脱“名分论”的笼罩。东亚各国儒者都浸润在君臣“名分大义”的思想氛围之中,思考“汤武革命”的合法性问题。东亚儒者对“汤武革命”的论辩,充满了张力,触及三个具有东亚文化特色的伦理学问题:(1)“份位原则”与“行事原则”孰先?(2)君臣关系之相对性或绝对性?(3)“经”与“权”如何抉择?从东亚儒者对“汤武革命”说的论述所见,儒者析论这三个伦理学问题时,所着重的是行为者的责任而不是权利,在很大程度内显示:具有东亚文化特色的伦理学,本质上是一种“责任本位的伦理学”。

关键词:

东亚儒家“仁政”“汤武革命”说

作者简介:

黄俊杰:黄俊杰,台湾高雄人,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东亚儒学、史学史与方法论、战后台湾史东亚儒学研究。

文章目录
·引言
东亚儒者对“汤武革命”的解释
  • (一)中国儒者“汤武革命”说的提出及其发展
  • (二)朝鲜儒者对“汤武革命”说的解释
  • (三)日本儒者的“汤武放伐论”
东亚儒者汤武论中的伦理学问题
  • (一)在实践“仁政”理念时,到底“份位原则”优先或是“行事原则”优先?
  • (二)君臣关系是绝对性的关系或是相对性的关系?
  • (三)“经”与“权”的抉择
  • (四)东亚儒者的汤武论中“仁政”的实践问题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