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再论《尚书·洪范》的政治哲学——以五行畴和皇极畴为中心

作者:
丁四新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65 MB
报告字数:
20058字
所属图书:
国际孔孟学刊 (第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洪范九畴”作为理论系统是王权和天命的象征。它与“革命”理论不同,前者属于平治天下的大法和基本理论,后者则论证了改朝换代的合理性。关于《洪范》的政治哲学,北宋以前,儒者更重视五行畴;南宋以后,理学家更重视皇极畴。这两畴的重要性与其在九畴中的序次是完全相应的:五行为初始畴,皇极为次五畴(中畴)。所谓五行,因其可以施用于民生,故谓之五行。五行是实行王道政治的基础。《洪范》已具备五元的思维方式,通过这一思维方式,君主可以很好地条理和建构其统治的世界。而且,五行本身在上古具有一定的序次性,由此深化了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皇极”之“皇”当训“君”训“王”,训为“大”是不对的;“极”当训“中”,但它潜在地包含了“至”或“至极的标准”之义。朱子则颠覆故训,以“至极的标准”为第一义。而所谓“皇极”,原意是说君王应以中道建立其位。从内容来看,皇极畴包含了中道和“作民父母”的民本思想,它们是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内涵。南宋时期,由于成为“国是”的关键话题,“皇极”成为官僚集团竞相利用和理学集团极力辩解的观念。今天看来,王淮充满政治实用主义的解释固然是对这一概念的庸俗化,但是朱子充满理学家趣味的解释也未必就切中了这一概念的本意。

关键词:

政治哲学五行尚书洪范皇极

作者简介:

丁四新:丁四新,湖北武汉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哲学、出土简帛思想、儒家哲学与经学的研究。

文章目录
“洪范九畴”理论的性质、目的与五行、皇极二畴之序次的含意
  • 1.“洪范九畴”理论的性质、目的及其与“革命”理论的区别
  • 2.洪范九畴是王权和天命的象征
  • 3.五行畴和皇极畴的序次:含意与成因
五行的性质和五行的序次
  • 1.何谓五行与五行的性质
  • 2.五行本身的序次及其含意
“皇极”解诂及其思想内涵
  • 1.“皇极”解诂及其争论
  • 2.皇极与中道
  • 3.皇极的思想内涵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