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性转换

作者: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大小:
862.07 KB
报告字数:
21763字
所属图书:
实践哲学:马克思与传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关于传统实践哲学的批判和重建,预示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产生和本质内涵。马克思构建了一种以劳动为核心的实践哲学,我们姑且称作“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对于这种实践哲学,西方思想界持有不同看法。H.阿伦特、J.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的劳动实践理论持批评态度,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实践理论使人类臣服于自然的统治之下;还有一批人致力于探索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的承继关系,比如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思的正义理论的关系等。这些研究虽然给人以思想启迪,但都存在种种偏见。在国内研究中,学者们集中探讨了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而忽略了古希腊的思想和文化资源,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后者已成为当代西方学者思考的重要焦点。尤其应当注意到,亚里士多德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直接关涉对马克思哲学性质的理解。

关键词:

德国古典哲学西方哲学史理论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制作哲学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哲学史上的两种实践哲学传统
第二节 马克思与实践哲学传统
  • 马克思对理论哲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揭示了理论哲学的认识论根源
  • 马克思的理论概念来源于古希腊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批判性转换
  •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同样继承了传统实践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内在精神
  •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及其生长和完善的思想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框架
  • 马克思用以劳动为主要内涵的实践概念取代了传统实践哲学以政治活动和道德活动为内涵的实践概念
  • 马克思以社会共同体代替了传统实践哲学的政治共同体
  • 马克思以“人是社会的动物”代替传统实践哲学“人是政治的动物”
  • 马克思以社会革命代替传统实践哲学的政治革命
  • 马克思以社会解放(人类解放)代替传统实践哲学的政治解放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意义
  • 马克思以劳动代替了传统实践哲学的政治伦理实践,为开启“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确立了良好的开端
  • 马克思“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以及所设想的社会革命,具有超越政治领域和政治革命的彻底性
  • 马克思“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以及所设想的社会革命,具有传统实践哲学及其政治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
  • 马克思“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以及所设想的社会革命,具有传统实践哲学及其政治革命所不具备的革命目标的远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