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对“人”的哲学建构

作者:
出版日期:
2022年1月
报告页数:
66页
报告大小:
1.56 MB
报告字数:
58498字
所属图书:
西方美学艺术思想研究(全2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康德的批判哲学实现了近代哲学中的两个重要突破:一是确证了由笛卡尔开启的近代哲学的人的起点,并明确了近代哲学的最终目的——人;二是站在人的立场上,清除了近代哲学中的神或上帝,将其从人的理性中剥离出去并置放到单纯的信仰领域。不仅对开启近代哲学的笛卡尔,而且对古希腊的前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来说,康德为实现他们的哲学理想做出了决定性的思想贡献。然而,康德的批判哲学毕竟是否定性的哲学,通俗地说,康德只是阐明了人的哲学的逻辑起点和终点都只能是人,而且在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不能存在神或上帝的干扰,至于在哲学中怎样去定义“人”,或者说“人”的哲学实质是什么,不仅康德的批判哲学没有做出肯定性回答,而且在他之后的“实用人类学”中,在哲学的人类学和自然科学的人类学之间,康德的选择是倾向于后者的。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相互对立和对应的近代思想演进中,人的哲学建构还是一个有待后来者继续完成的思想使命。

关键词:

德国马克思古典哲学“人”的哲学建构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康德之后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抽象建构
  • (一)“绝对自我”和费希特对抽象的人的全面确立
  • (二)“理性的普通运用”和谢林对个别具体的人的确立
  • (三)黑格尔在“自我意识”和“绝对理念”中对人与自然的抽象统一
  • (四)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及其对“人”的直观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劳动”与马克思对近代哲学的翻转
  • (一)作为人的哲学的近代哲学
  • (二)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到马克思的“人”
  • (三)马克思在“劳动”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对现实的“人”的全面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