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德国哲学在中国:不仅仅有马克思

作者:
奥特弗利德·赫费 翟欣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大小:
1018.21 KB
报告字数:
4391字
所属图书:
德国哲学(2017年上半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哲学在世界范围内通常窄化为分析哲学,但中国对“古典”德国哲学的兴趣并未减弱,经典哲学家中远超纯粹哲学兴趣之边界而受大众欢迎的首先是尼采和海德格尔,而在专业哲学家那里,黑格尔,尤其是康德的影响则可以与之抗衡。在有些地方对这两位无疑不简单的思想家进行了值得注意的高水准的研究,就像在西方最好的研讨课上一样,不是一章一章地,而是逐字逐句地进行研读。与此相应,还出版了严格贴近原文的解读,并且通常保持着知性的坦诚。例如,面对着经常提出的“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的选择,华中科技大学的邓晓芒写了一部对康德第一批判的解读,又在继续写一部十卷本的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宏大解读。

关键词:

德国马克思康德黑格尔古典哲学

作者简介:

奥特弗利德·赫费:作者奥特弗利德·赫费(Otfried H?ffe),荣休教授,图宾根大学哲学院政治哲学研究所所长。

翟欣:译者翟欣,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文章目录
·在英语和分析哲学的思维模式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中国仍保持着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浓厚兴趣
·研究的高水准
·在特里尔寻访已经成为博物馆的马克思故居的人发现,相比来自中国的游客他们是少数了
·一些经历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