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共产主义价值观的视角对马克思的早期思想进行了系统阐释,回答了马克思是如何走向共产主义价值观的这一问题。本书从探究出生地、家庭环境和学校对马克思价值观的影响开始,分析了马克思价值观的萌芽以及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价值观的阐发;阐释了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价值观的唯物主义转折,对《德法年鉴》时期的“解放”价值观、马克思新世界观的酝酿与初步表达、马克思共产主义价值观的公开问世等进行了深入挖掘,并把这一过程看成马克思共产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本书既总结了马克思共产主义价值观的本质特征,解决了学界围绕马克思早期思想提出的理论疑难,也梳理了马克思共产主义价值观的发展脉络,从理论上阐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本书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更好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哲学的贫困》再研究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6下半年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第4辑 总第17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6年第3辑 总第20辑)
张丽君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2000年于内蒙古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于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工作,任讲师;2004年至今在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2007年访学于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主要著作有《新时期干群矛盾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新视野》《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社会主义》《俄罗斯思想的诞生与流变》,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早期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俄罗斯当代政治和文化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