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我国乡村学校增值评价的实施困境及其路径重构

作者:
李娇 朱成科
出版日期:
2023年7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53 MB
报告字数:
10578字
所属图书:
共同富裕与乡村教育振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推动,探索增值评价成为学校评价改革的重点。增值评价是基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学生发展水平;基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基于学校主体发展程度,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增值评价可以推动乡村学校自我发展,实现乡村教师自我价值,促进乡村学生自我反思。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增值评价的实施面临一定的困境:乡村学校“唯升学”评价理念造成增值评价结果功利化;乡村教师应试教育理念造成增值评价工具理性化;乡村学生“学而优则仕”价值理念造成增值评价实践形式化。重构乡村学校增值评价有效实施的路径,即建立多元文化融合的评价理念、探索家校社协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建构“以生为本”的评价结果,可以为乡村学校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

自我发展学业成就乡村学校增值评价

作者简介:

李娇: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

朱成科:教育学博士,渤海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辽宁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教育哲学与基本理论、教师教育、农村教育研究。

文章目录
增值评价适用范围及应用的价值分析
  • (一)增值评价适用范围
  • (二)乡村学校增值评价的价值分析
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增值评价的实施困境
  • (一)乡村学校“唯升学”评价理念造成增值评价结果功利化
  • (二)乡村教师应试教育理念造成增值评价工具理性化
  • (三)乡村学生“学而优则仕”价值理念造成增值评价实践形式化
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增值评价实施的路径重构
  • (一)认同并引领乡土文化,建立多元文化融合的评价理念
  • (二)强化多元主体互动,探索家校社协同参与的评价模式
  • (三)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建构“以生为本”的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