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村建居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涉及村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治理的结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北京市城市规划区内以及城乡接合部地区的大量村庄被城市化,一些村庄土地被征占,村民被转为城镇居民,传统村庄被拆迁,出现了一大批无农业、无农民、无农村的“三无”村。但全市尚缺乏撤村建居的统一政策制度安排,致使撤村建居工作明显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各地撤村建居政策不一,做法各异,村集体和村民群众的正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和维护,出现了不少有名无实的“空壳”村、村居并存的混合村,给城乡社区治理带来了严重挑战。为切实有效开展撤村建居工作,与时俱进推进新型城市化,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市化村庄的转型发展,提升首都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最近,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农研中心组织联合调查组,对全市撤村建居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深入大兴、通州、顺义、朝阳等区与有关部门以及乡镇和村干部进行座谈交流,形成了调研报告。